返回網站

出版社編輯是你最好的戰友

如何出書,如何輸出4

· 身為作家

「編輯」是一種職業,也可以說是一種動作指令,也可以說是出版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環。打個比方,我們可以一本書的製程想成開一間餐廳,作者是「餐廳老闆」,而編輯大概就是「廚師」的角色了。餐廳老闆會提供食材、菜單和供餐風格,廚師則是要負責把這些食材菜肉加上適當的烹飪、調味和擺盤,呈現出符合供餐風格的一道菜,這就好像作者所提供的圖文作品、出書內容和整個書本構想,而編輯則要透過適當的剪裁、校正、美工、排版,最後產出一本書出來。當然,作者和編輯之間需要充分的溝通討論,就好比餐廳老闆和廚師必須一起試味道的道理類似。

編輯在出版流程裡的角色

編輯要負責的其實是一本書的完成,而完成一本書的事項可以說包山包海,主要是要確認作者的寫作主題和核心,共同發想書名與標題,溝通美術美工和封面的設計,並和行銷宣傳端溝通書本的意涵與市場性,並適當的把圖文作品編輯排版成更順暢、合乎主題的文字表達。編輯也包含了審校和挑錯,也要幫忙確認印刷和紙品的挑選,基本上就是協助作者整合資源到這本書上,並讓作品變成一本書,可理解成出版一本書時的保姆,及和出版社溝通的橋樑。

你第一個的讀者

編輯往往是作者的第一個讀者,雖然未必是第一個,但一定是最認真的那個。通常編輯的閱讀和文字能力都不錯,可以給作者寫作上的意見,如果寫作偏離主軸,編輯一定會適時的和作者討論,琢磨修改;編輯也會在你文思枯竭的時候給你一些適當的靈感,讓你的寫作更加順暢;同時,因為編輯掌握了出版的進度和整個書本製成,所以時間上的提醒可能是編輯最常和你「溝通」的部分。作為第一個認真看過你「最初作品」的人,編輯的意見有時或許在作者來看有點刺耳,但寫作往往有所盲點,也請斟酌來自他的專業意見吧,把他想成是花錢買了你的書的讀者,或許就更能討論出好的結果。

與編輯溝通的話語權

基本上,全世界的出版社都挺敬重作者的,台灣也不例外,在一本書不同的編輯製程,編輯會和作者相互討論,以期有更完美的作品產出。自然,自出版的作者通常擁有更多的主導權,但主導權的掌握也象徵了主責任的歸屬(這時候就不要硬凹什麼字怎樣寫才正確了),倘若在這個狀況下編輯仍「直言相諫、忠言逆耳」的,恭喜你要好好珍惜,因為他可能是秉著自己的專業和良心來給予意見。要明白的是無論是自出版也好或是出版社出資也好,這本書就是作者和出版社共同完成的作品,為了作品的品質,溝通和磨合是一定要的。

所有文章
×

快要完成了!

我們剛剛發給你了一封電郵。 請點擊電郵中的鏈接確認你的訂閱。

好的